最新动态

国务院安委会第1督查组在云南开展“回头看”

 

2015 12 11 18,国务院安委会第1督查组对云南省开展大检查“回头看”督查,抽查了3个地市,10多家企业。督查了解到,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查出的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实行清单化管理,层层签字,逐项落实排查、整改、复查、验收、销号责任,确保及时整改到位。针对云南三环化工、中化美盛液氨储罐外部安全距离严重不足的重大隐患,省政府实行挂牌督办,并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隐患整改工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目前企业已制定搬迁整改方案,完成搬迁项目建设招标工作,落实了3500余万元整改资金,对安全防护距离内的部分商户进行了搬迁,并落实了整改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

督查发现云南省部分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生产设备设施落后、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云南禄丰勤攀磷化工有限公司浓磷(硫)酸罐区管线、阀门腐蚀严重,硫酸储罐液位无高限报警及自动连锁切断装置,主控室无人值守;楚雄荣安民爆器材专营有限公司落实整改隐患不到位,危险品库房未能落实相关防火防爆要求;兵器装备集团西南仪器厂弹药库与围墙外民居安全距离不达标,库房内未实行定量管理,弹药使用管理不规范。

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要求云南省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整治,对已经整改的隐患特别是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的隐患逐项进行复查,切实做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化工产业,推动高危企业退城入园;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

 

国务院安委会第7督查组在陕西开展“回头看”

 

2015 12 15 19日,国务院安委会第7督查组到陕西开展“回头看”督查,共检查3个市级政府和10家企业。从督查情况看,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狠抓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省安委会对开展大检查以来查出的隐患进行全面梳理,确定2105项隐患由省、市、县分级挂牌督办,要求当年隐患当年治理完毕,特殊情况需要跨年度的,必须逐级上报说明情况,并提出新的治理计划和方案。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扎实开展政府监管网格化、行业直管专业化、企业管理精细化“三化”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安,建立安全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定了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执法检查通报、约谈警示以及执法检查廉洁承诺等工作制度。

处重大隐患尚未完成整改,咸阳市对主干道金旭路穿越中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厂区的隐患虽然采取了限时、限行、限速、专人值守等临时性措施,但尚未制定整改方案;陕西延长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部分2督查同时发现,陕西省部分地方隐患整改不彻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化工聚集区未独立设置安监机构等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挂牌督办的5000 立方米 储罐未设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要求陕西省严格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切实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隐患及时彻底消除;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狠抓冬季安全生产工作,深化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国务院安委会第11督查组在湖北开展“回头看”

 

 

2015 12 21 25日,国务院安委会第11督查组对湖北省进行了大检查“回头看”督查。从督查情况看,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督查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省安委会及时向荆州、宜昌市下达督办函,对24项重大隐患整改工作实行省级挂牌督办,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每月调度通报进展情况,派出督查组逐一进行复查复核,强化跟踪督办。目前已有17项隐患整改到位,另有7项正在按计划推进整改。荆州市建立隐患挂牌督办机制,对国务院安委会及省、市两级督查组发现的176项隐患和问题实行了挂牌督办,及时掌握整改进度,整改完毕经过验收后进行销号。宜昌市邀请专家对5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0座尾矿库和62家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体检”,为企业量身定做了隐患整改方案。

督查发现,个别企业存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如省政府备案的枝江市马家店街办计划村安置房项目隐患仍未整改到位;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月峰山采石场对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瓶原存放点进行了整改,但新的存放点设置仍不符合安全要求;新形成的采石场边坡角度不符合作业规范要求。督查组随机抽查的部分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要求省政府切实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对督查组去年8月份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力的,要视同事故进行处理;对督查组随机抽查企业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尽快下达整改通知书,所在市、县、乡要加强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到位。